拉斯维加斯3499手机版_拉斯维加斯3499网站下载

中文系简介

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创办于1921年,鲁迅、林语堂、沈兼士、周辨明、孙伏园、罗常培、洪琛、施蛰存、林庚、虞愚、郑朝宗、黄典诚、周祖譔、应景襄等著名作家学者曾在此执教;陈衍、杨树达、李笠、毛常、余謇、周辨明、刘大杰、郑朝宗等著名学者先后出任中文系主任。

现任系主任代迅教授,副系主任苏琼教授、李焱副教授。

厦门大学中文系现有在职教师54人,教授1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27人、助理教授14人。现任系主任代迅教授,副系主任苏琼教授、李焱副教授。中文系下设9个教研室:文艺理论、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等。中文系实行系、所、中心合一的管理体制,拥有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戏剧影视与艺术学研究中心、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心、汉语言文字应用和推广研究中心、新媒体动漫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教育教材中心等。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由中文系管理,是国内五大鲁迅纪念馆(博物馆)之一。

中文系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涵盖9个二级学科: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戏剧与影视学。另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戏剧与影视学)。

中文系现有三个本科专业,即: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戏剧影视文学。

【汉语言文学】

本专业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的高素质人才。既造就从事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社会科学研究和高等院校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又培养能在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中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宣传、文秘、公关、形象策划和管理等实际工作的高级人员和智囊型人才。

本专业除学习政治理论、英语、计算机基础与运用、高等数学、体育等公共课外,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有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民间文学、大学写作、古代作品与文献、现代作品选讲、汉语史、语言学史等。还开设有关美学、文艺评论、文艺创作、中外古今文学各种专题、方言、词汇、音韵和中国文化、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的数十门专门性选修课。从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学生素质出发,还开设一批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及应用型的课程,主要有:传播心理学、电脑文艺学、网络文化、影视与戏剧、公共关系学、秘书学、新闻采访、企业策划、文化与管理等。

本专业立足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学科的特色,发扬基础学科素质教育的优良传统,把握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吸收富于时代精神的新学科新成果,为弘扬中华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懈努力。

【汉语言(应用语言学方向)】

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中外文并重、文理科兼通的复合式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好语言文学修养,基础知识扎实,懂计算机,能从事信息加工处理(计算机二级水平),具有较强的汉语和英语表达能力(英语达到6级水平),能在新闻出版、大专院校、党政机关、中外企业、事业单位从事编辑、教学、文秘、宣传、策划、管理工作,能从事汉语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并能从事与中文信息处理相关专业工作。同时,为进一步的语言学专门人才的培养输送优质生源。

开设的基本课程有: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汉语史、语言学史、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文学概论、大学写作、汉语词汇学、汉语语法学、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文学作品等。选修课有:美学概论、公共关系学、公务员应用写作、传播心理学、汉语与中国文化、辞书学概论、现代语音学、现代语法研究、音韵学、方言学、文字学、心理语言学、海外华文教育研究、人工智能原理、计算语言学、计量词汇学、网络二语言教学理论、辞书学史、中国语言学名著选读、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公关语言学、言语交际与训练、商务礼仪等。

【戏剧影视文学】

本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兼具理论素养和创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求学生熟悉我国的文艺、宣传的政策、方针,了解戏剧、戏曲、影视理论和创作的发展动态;系统掌握戏剧、戏曲、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戏剧、戏曲、影视创作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文艺编辑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理论批评能力。

除了中文系的基本课程,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戏剧影视写作(含戏剧、戏曲剧本写作和电影、电视剧本写作)、戏剧理论与鉴赏、戏曲作品鉴赏与批评、剧场艺术、影视作品鉴赏与批评、中国话剧史、外国戏剧史、中国戏曲史、中外文学史、电影史、表演导演艺术基础、视听语言、艺术学与美学概论、艺术欣赏等。另外,还开设舞台实践、电影实践、戏曲实践和纪录片创作等实践性课程。此外,还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平均每学期安排3周左右的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包括观摩演出和播映,撰写剧评、影评和剧本习作,给著名剧作家、评论家当助手等。鼓励学生在学期间主动积极地参与本市、本省的戏剧影视创作、评论实践,从实践中学习。


咨询电话:0592-2186375  0592-2182470

传真:0592-2182470

电子信箱:zwx@xmu.edu.cn

网站:http://chinese.xmu.edu.cn/


Baidu
sogou
Top